6/10. 处女作就自觉塑造了布列松式冷漠面孔的表演指导,弗雷迪把青春浪费在攒彩票和骑摩托招摇过市,要不然就参加乐队的排练,他和母亲一样根本不考虑未来,在两人首次交流的片段,母亲光顾着看非洲爆发传染病的电视新闻发表评论,却不回应弗莱迪的表情,有两次他靠踢砖墙发泄怒气,杜蒙认为这些肢体细节比话语更能描绘故事,在弗莱迪和女友搭乘升降. 最终杜蒙的关注点落在种族看法上,白人永远不自知地侮辱移民、把外来者赶出他们的生存空间,弗莱迪把积攒的暴怒宣泄到想搭讪女友的阿拉伯青年身上,结尾被一名警官告知青年已死,窝在椅子里的弗莱迪缓缓抬头瞥以确认的眼神,手臂留下明显抓痕,他并没有露出残酷的神态,显示出冰冷疏离的气质. 影片影射了人生,每个人没有选择的分配到武器,强到冲锋枪,弱到望远镜,就像我们有美丽,丑陋,智慧,低能,健康,体弱等,天生分配,别无选择. 影片也折射人性,有的人很快适应,杀人势如破竹,甚至以此为乐;有的摒弃昔日友谊,舍去尊严,以伪装,色诱,卖同情的方式完成击杀;有的我行我素,井水不犯河水,枪林弹雨抛之脑后;有的精神崩溃,乱打乱跑活不过三秒;有的内心矛盾痛苦不堪,跳海自杀…越是慌乱越容易死,越是消极越容易暴露弱点. 影片寓意丰富,用血腥和变态证实社会的残酷,逼迫自己国家孩子成长,无论怎样都要走下去,虚假和温情的结局,唯有爱与善良能救赎绝望的心灵,在这狂乱的世界生存,同时也讽刺自己国家年轻人不尊重成人,过于软弱和不作为. 为人处事要善良,但别太善良,人生而自由,但你别忘了,你无往不在枷锁,荒岛和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