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阐释人性本善的电影,开篇无来由地展现男主的犯罪过程,机缘巧合救了老奶后居然就悠哉悠哉的定居下来了. 之后的戏份就是简单的用乡村朴实恬淡的生活节奏来救赎男主了,期间还有一个作为男主同类犯罪的受害者女主自己老奶奶的不孝子的神助攻,最终帮助男主改正错误,回归乡村,很走心也很温暖. 当然,这样的片子在国内虽然少见,但在日本却很多,他们对各种感情描摹的细腻和感人,确实令人佩服,所以本片在同类题材上可能也算不上特别出众. 不过本片的乡村美景和风土人情倒是刻画的相当成功,效果甚至强于任何一部旅游宣传片,难道主创们真的有广告的意图?还有男女主也很养眼,表演也挺好,但给我好感最多的确实老奶奶,没有批评,只有包容,没有对抗,却在润物无声中改变了一个顽劣少年的心性. 反过来看,男主除了开头一幕,却几乎看不出恶来. 整部电影在文本层面上完全是对阶级史观的忠实再现:生产关系的发展拉大了贫富差距,拿破仑带来了平民革命的幽魂,阶级间的隔阂与缺乏互信终究发展成了仇恨,在曼彻斯特的广场上一触即发. 在影像层面上相对应的,是一个“填满缝隙”的过程,即用考究的摄影调度、慷慨激昂的演讲姿态和省略转场,直接并置时空的蒙太奇将一个无甚新意的架子填充成连续的影像. 所以无论迈克李的视听手段再怎么炉火纯青,他的电影都仍然存有某种经典的,“前现代”的气质. 一切都自足地在摄影机的注视下运转,但并不存在罗兰巴特所谓的那种“刺点”来穿透影像,从而与外在产生呼应. 从这个角度来讲,《暴风》永远是一部温和的历史电影,而迈克李也永只能是一个温和的左派:彼时统治阶级的失职永远可以被归因为乔治王子的跋扈、上议院官员的傲慢和地方官的凶恶,而不是相反.